持(持)chí

1、如何定音?

        鸡先刨土再啄食土里的米粒,此时发出的声音就是chi。

        这就叫“土里刨食吃”,简称“土里刨食”。“刨”是使用工具(镐、锄头等)向下向里用力,这正是鸡觅食的动作:用爪子刨开一小块土,然后弯脖低头下嘴啄住食物。现在多用“土里刨食”来描绘农民以种地为生,靠辛勤的劳动养活自己。

 

2、如何定形?

        这个字是对尺子的引申描写。

        “持”字由“提手旁”和“寺”字构成。

        “提手旁”代表手部动作之一;

        “寺”字代表寺庙。

 

3、如何定意?

        “持”字的意思就是指寺庙门口单手拿着金刚杵的“哼哈二将”,其手部动作就叫“手持”,显然,单手拿着且不用使劲握着就叫“持”,如果使劲抓紧就叫“握”,合称“握持”。金刚杵被地面支撑着,同时也被单手握着,这就叫“支持”。“哼哈二将”手持金刚杵是为了保护寺庙安全的,所以叫“保持”。寺庙的主要掌门人也手持金刚杵,所以叫“主持”,引申为管理者。单手握住棍、刀、枪、笔就叫“持棍”、“持刀”、“持枪”、“持笔”。称量东西时单手持秤杆上面的绳子让秤杆保持平衡就叫“持平”,引申为公平、相等。

        寺庙主持手持金刚杵走路就像用拐杖走路一样,其节奏是三步,第一步用金刚杵前点,第二步一只脚跟进,第三步另一只脚随后跟进,此时的拐杖和两只脚三点平齐,此情此景就像是在用尺子丈量布料的一样。

        古代士兵排成一排,用左手手持坚固的盾牌的前进方式也像寺庙主持拿着金刚杵的前进方式,也就是三步走,敌人连续不断的攻击就叫“持续不断”。“坚持”一词也是在暗喻当敌人冲击我方阵地时我方士兵的盾牌不能脱手,如此不松懈就叫“坚持不懈”,坚持需要恒心,所以叫“持之以恒”。双方士兵都是左手持盾牌,右手持刀,双方互相用盾牌抵住盾牌就叫“相持”,此时双方的手部发僵了也不愿意居于下面,所以叫“僵持”、“僵持不下”。僵持很久就叫“持久”,如此僵持很久的战争就叫“持久战”。 

        手持很重的金刚杵走路就叫“持重”,因为重量太重所以移动就会沉稳缓慢,所以叫“稳重”,老成稳重也叫“老成持重”。手持存有叫“持有”。持有股票叫“持股”。操劳主持叫“操持”。操持家务叫“持家”。劫匪持有叫“劫持”。要挟持有叫“挟持”。

2023-08-23

彳(彳)chì

1、如何定音?

        鸡先刨土再啄食土里的米粒,此时发出的声音就是chi。

        这就叫“土里刨食吃”,简称“土里刨食”。“刨”是使用工具(镐、锄头等)向下向里用力,这正是鸡觅食的动作:用爪子刨开一小块土,然后弯脖低头下嘴啄住食物。现在多用“土里刨食”来描绘农民以种地为生,靠辛勤的劳动养活自己。

 

2、如何定形?

        “两撇”代表列队士兵中一前一后甩胳膊;

        “一竖”代表士兵的腿部。

 

3、如何定意?

        “彳”字所指为列队士兵正在行进,每人的前后都有人,导致士兵迈腿时很踟蹰,怕踢到前面人。如此踟蹰就叫“彳chì亍chù”。

        “彳亍”就是踟蹰。“亍”字中的“二”代表二人,“竖勾”代表踢腿迈步。

2023-08-22

踟(踟)chí

1、如何定音?

        鸡先刨土再啄食土里的米粒,此时发出的声音就是chi。

        这就叫“土里刨食吃”,简称“土里刨食”。“刨”是使用工具(镐、锄头等)向下向里用力,这正是鸡觅食的动作:用爪子刨开一小块土,然后弯脖低头下嘴啄住食物。现在多用“土里刨食”来描绘农民以种地为生,靠辛勤的劳动养活自己。

 

2、如何定形?

        这个字是对走路缓慢场景的继续描写。

        “踟”字由“足”、“知”两字构成。

        “足”字代表足下脚尖儿;

        “知”字代表感知。

 

3、如何定意?

        “踟”字的意思就是指脚尖儿的感知,暗喻脚尖儿的触觉特点是:只要一接触到前面的物体挡路就会停止不前。我们用脚尖蹭地探路时,脚尖碰到硬物就会回缩,这叫“踟”;脚步旋转后退时,脚尖以脚跟为中心向后旋转,这叫“蹰”,合称“踟蹰”,显然,这是对厨师在厨房这个狭小空间里面前后转身的情景描写。

        “踟”是停止,“蹰”是回身转弯,合称“踟蹰”,本来是对厨师前后转身操作厨台情景的描写,如果某人不是厨师却也在前后转身走走停停,这就证明此人正在犹豫不定。所以,形容心里犹豫,要走不走的样子的成语就叫“踟蹰不前”。

2023-08-21

墀(墀)chí

1、如何定音?

        鸡先刨土再啄食土里的米粒,此时发出的声音就是chi。

        这就叫“土里刨食吃”,简称“土里刨食”。“刨”是使用工具(镐、锄头等)向下向里用力,这正是鸡觅食的动作:用爪子刨开一小块土,然后弯脖低头下嘴啄住食物。现在多用“土里刨食”来描绘农民以种地为生,靠辛勤的劳动养活自己。

 

2、如何定形?

        “土”代表土台阶;

        “犀”代表犀牛走路。

 

3、如何定意?

        需要像犀牛一样走路上的台阶,也就是走一步跟进一步,不能跨步,这是在描写古代上皇宫台阶的场景。皇宫里的台阶就叫“丹墀”。

        为何叫丹墀?这是因为台阶被涂上像丹顶红一样的颜色。

2023-08-20

迟(遲)chí

1、如何定音?

        鸡先刨土再啄食土里的米粒,此时发出的声音就是chi。

        这就叫“土里刨食吃”,简称“土里刨食”。“刨”是使用工具(镐、锄头等)向下向里用力,这正是鸡觅食的动作:用爪子刨开一小块土,然后弯脖低头下嘴啄住食物。现在多用“土里刨食”来描绘农民以种地为生,靠辛勤的劳动养活自己。

 

2、如何定形?

        这个字是对用尺子丈量场景的继续描写。

        “迟”字由“走之旁”和“尺”字构成。繁体字里是“遲”,“走之旁”与“犀”字的组合。

        “尺”字代表用手量尺寸时的特点,也就是中指先使劲张开,然后拇指跟进中指,然后中指再张开,拇指再跟进;

        “走之旁”代表走路时左右移动重心;

        “犀”字代表犀牛。

 

3、如何定意?

        “迟”字的意思就是在描述胆小的犀牛走路的特点,也就是走一步,另一只脚马上跟进前脚对齐,这就叫“迟一步”。

        我们正常走路是左脚落地,此时重心移动到左脚,另一只脚同时离地迈步,右脚前进的距离是左脚的两倍。但如果我们犹豫怀疑,我们走路就会一脚迈开,另一只脚并不开步,而是跟进对齐,这就叫“迟疑”。迟疑不确定前方是否有危险就叫“迟疑不定”。迟疑缓慢就叫“迟缓”。

        等人时某人迟缓才来,我们就会用“迟迟不来”和“迟迟不见”形容。迟迟不到就叫“迟到”。步履蹒跚像裹脚女人走路而迟到就叫“姗姗来迟”。因怀疑而迟缓就叫“迟疑”。迟缓加愚钝叫“迟钝”。老年也叫暮年,暮年走路行动迟缓,其年龄就叫“迟暮之年”。拖延迟缓叫“延迟”。迟缓滞留叫“迟滞”。事情不适宜再迟迟不办了就叫“事不宜迟”。或迟或早就叫“迟早”。

2023-08-19

尺(尺)chǐ

1、如何定音?

       鸡先刨土再啄食土里的米粒,此时发出的声音就是chi。

        这就叫“土里刨食吃”,简称“土里刨食”。“刨”是使用工具(镐、锄头等)向下向里用力,这正是鸡觅食的动作:用爪子刨开一小块土,然后弯脖低头下嘴啄住食物。现在多用“土里刨食”来描绘农民以种地为生,靠辛勤的劳动养活自己。

 

2、如何定形?

        这个字是对“笞”字场景的继续描写,因为古代的尺子也是竹制的,其造型和训练斗鸡所用的“笞”一模一样。

        “尸”、“人”二字构成了“尺”字,其造型就是拇指中指一开一合给死尸丈量身体时的样子。

        “尸”字代表尸体;

        “人”字代表拇指中指一开一合地给死者丈量身体,目的是做棺材。这在篆体字里面看得最明白。也可以理解为棺材匠正在用一把木尺在丈量死者的身体,其规律也是量完一尺就用手指卡住这个点再移动尺子,就像用手指丈量一样。有一种虫子前进的方式就像丈量身体,叫“尺蠖”。

 

3、如何定意?

         “尺”字的意思就是指棺材匠将拇指中指伸开,然后一开一合地丈量,进而引申为丈量衣服的工具,叫“木尺”、“尺子”。西汉时期的一尺是0.231米,也就是接近24厘米,这个尺寸正好就是一只标准男人的大手伸开后拇指指甲与中指指甲之间的距离。显然,标准的一尺应当是24厘米。这个距离也就是一个标准男人肘部弯曲时肘部横线到腕部横线的距离。我们做一个实验,伸开右手拇指和中指,然后丈量左臂肘部横线到腕部横线的距离,二者正好符合,注意要肘部弯曲时再丈量,这就是古代的“一尺”的设计原理。显然,每个人的一尺和一寸都是不一样的,这就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但基本是在标准的一尺和一寸上下浮动。 

         顺便说说“寸”字,其造型是我们用右手握住左手腕,左手腕此时的状态是手背向上。然后旋转左手腕至不能转动为止。紧接着弯曲右手中指并按压,这个点就是“寸关穴”,这就是的搭脉的正确方法。需要注意,在此状态下,无名指和食指都要使劲卡住,这样最利于把握脉搏的准确跳动信息。对一个标准男人而言,“寸关穴”距离腕部横线的距离是24毫米,正好是一尺的十分之一,所以,一尺等于十寸。

         古代一尺的距离各朝各代都不太一样,今三尺等于一米,应当说是正常迈步时前脚跟和后脚尖之间的距离。

        铁制尺子叫“铁尺”。木制尺子叫“木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简称“尺短寸长”。尺和寸就叫“尺寸”。尺寸号码就叫“尺码”。用尺度量就叫“尺度”,引申为标准。

2023-08-19

佁(佁)chìyǐ

1、如何定音?

        鸡先刨土再啄食土里的米粒,此时发出的声音就是chi。

这就叫“土里刨食吃”,简称“土里刨食”。“刨”是使用工具(镐、锄头等)向下向里用力,这正是鸡觅食的动作:用爪子刨开一小块土,然后弯脖低头下嘴啄住食物。现在多用“土里刨食”来描绘农民以种地为生,靠辛勤的劳动养活自己。

 

2、如何定形?

        这个字是对“笞”字的继续描写。

        “单立人”代表一个人;

        “台”代表笞,专指接受笞刑之人。

 

3、如何定意?

        “佁”字所指为接受笞刑之后,某人爬起来走路十分缓慢,就像停滞不前的样子。

        “佁疑”就是迟疑,因为怀疑而不敢前行。

2023-08-16

笞(笞)chī

1、如何定音?

        鸡先刨土再啄食土里的米粒,此时发出的声音就是chi。

这就叫“土里刨食吃”,简称“土里刨食”。“刨”是使用工具(镐、锄头等)向下向里用力,这正是鸡觅食的动作:用爪子刨开一小块土,然后弯脖低头下嘴啄住食物。现在多用“土里刨食”来描绘农民以种地为生,靠辛勤的劳动养活自己。

 

2、如何定形?

        这个字是对训练斗鸡场景的描写。

        “笞”字由“竹字头”和“台”字构成。

        “竹字头”代表长条竹板;

        “台”字代表主人坐在高台上。

 

3、如何定意?

        “笞”字的意思就是指古代训练斗鸡的弹跳力就需要用竹板打斗鸡,主人手持竹板坐在一个高台上,台下是拴好的斗鸡,主人不断用竹板打斗鸡,此时的斗鸡就会不断跳起与竹板拼斗。

        古代一种刑罚也是用竹板打屁股和后背,犯人则趴在一个平台上,这种刑罚叫“笞刑”。用鞭子打屁股和背部的刑罚叫“鞭笞”,就像竹板打屁股。 

 

2023-08-15

茌(茌)chí

1、如何定音?

        鸡先刨土再啄食土里的米粒,此时发出的声音就是chi。

这就叫“土里刨食吃”,简称“土里刨食”。“刨”是使用工具(镐、锄头等)向下向里用力,这正是鸡觅食的动作:用爪子刨开一小块土,然后弯脖低头下嘴啄住食物。现在多用“土里刨食”来描绘农民以种地为生,靠辛勤的劳动养活自己。

 

2、如何定形?

        这是对斗鸡场景的继续描写。

        “草字头”代表草棚;

        “仕”代表士大夫。

 

3、如何定意?

        “茌”字所指为很多士大夫都不嫌弃的斗鸡草棚。每次斗鸡大赛都会吸引很多来自大城市的士大夫,这个地方就是“茌平”。现在是山东省的一个地名。

        “茌”也是姓氏,茌姓家族在古代都是斗鸡专业户。

2023-08-14